#How to land your first job in Tech after college
在收到的咨询当中,往往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,college 刚毕业出来好找工作嘛?一般都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?如何找到好工作?
这的确是很重要的问题,但是我看过网上很多的分享,大多都是泛泛而谈,或者很少有博主会从亲身经历的角度来给大家分享刚从college毕业出来求职的实际情况。
Today, we’re going to address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!
以下分享会重点关注Tech领域,我会根据个人亲身经历出发,并结合我关注的youtuber在这个领域的权威知识来为总结几个大家比较感兴趣的点。
- 找第一份工作的难度
- 几大求职平台的对比
- 如何获得有效推荐Referral
【背景介绍】我是零基础转行前端开发,2020年夏天college毕业,目前在安省做前端开发,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电商公司做web develoepr, 现在是在一所大学的web developer。所以我有大小公司的求职和工作经历,目前积累了将近一年的全职经验。
1. 找第一份工作的难度
先上结论,在IT领域,无论你是毕业后找全职,还是读书期间找coop, field placement的第一份工作,都是难于上青天的(PS: 加拿大college很多的coop 或者field placement 的机会也都是自己找的,学校能提供的资源相当有限…)。有了工作经验之后,后面再换工作会容易很多。
而且随着现在越多越多的人转行IT,行业竞争越来越大,college毕业出来,你面临的竞争不仅有拿同样college diploma的,还有拿bachelor degree的, 甚至有好几年工作经验的。
往往上百份简历投出去都是石沉大海,如果足够幸运进入笔试、面试,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专业领域的问题,甚至因为没有给力的内部推荐而失去offer。
我在毕业之后找了将近5个月的工作,才找到了第一份全职。虽然5个月期间我断断续续有过一些笔试/面试,但是要么是公司不靠谱,比如面试过程都聊得非常开心,准备发offer的前一刻告诉你公司决定和第三方IT机构合作,所以决定关闭这个职位。
要么就是一些初创公司,到了面试最后一轮告诉你只给equity,不给现金工资
要么就是工作职责还有福利薪酬都相当合你心水,你甚至已经开始脑补拿到offer之后如何大干一番,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…,但是一打开笔试环节,coding题直接一脸懵….
所以找工作就是双方互相match的过程,这就跟在茫茫人海要找你的灵魂伴侣一样,哪有那么容易一下子就互相看对眼天雷勾地火的。。。如果有的话
所以college刚毕业出来,第一份工作如果要找上好几个月都是非常正常的,就把job hunting视为你当下的全职工作,每天规律地投简历、刷题、练习面试技巧,最后一定有属于你的归宿!
2. 几大求职平台的对比
当然,这个问题肯定让公司内部的招聘人事来回答会更有权威性, 所以我借鉴了我非常喜欢的一位 youtuber “mayuko”的一期分享,她采访了一位给北美几个大厂 (Facebook, Amazon, Goolge…) 工作的recruiter,根据里面的内容我总结了以下:
虽然每个人的求职体验会有不同,但是在tech 领域,公司招人的时候会遵循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。如果提前了解这些公司招人的规则,你求职的时候会更有的放矢。
最高效的投简历渠道肯定还是job sites, 虽然公司会在他们自己的官网的job page上放这个职位的相关信息,但是为了增加曝光度,他们基本还是会在LinkedIn, Indeed, AngelList 这些招聘平台上发放他们的招聘信息。
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LinkedIn,但是在LinkedIn上面的求职者很容易趋于饱和,一个新的job post放出来,立马会有很多人投递简历,也是为什么我在之前的分享中提到,LinkedIn上的回复率非常低。我投的就没有一个回我的!
按照这位给大厂招人的recruiter的说法,在LinkedIn发布职位信息对公司来说成本非常贵,如果公司在LinkedIn上发布职位信息,往往是因为这个职位比较难找到合适的人选,所以公司招人的标准非常specific。
在了解到LinkedIn回复率很低之后,我基本上很少再去看LinkedIn上的招聘,巧合的是,我目前在大学的这份工作就是在LinkedIn上发布的,实际上,我根本不知道这个招聘信息,其实是我在college的professor 专门转发了这个job post给我,并说如果我感兴趣的话他可以给我做referral 。于是才有了后面我从第一份工作跳槽到现在这份工作的经历。
Indeed
indeed 一直是我很推荐的求职平台,因为没有LinkedIn这么的严苛,所以对于刚毕业的求职者来说是比较友好的。我就是在indeed上面找到了我的第一份全职工作。
而且indeed 给求职者的feedback 非常全面,会及时显示你所投递的职位有多少份简历,你的简历被哪个公司翻看了,哪个公司对你的简历感兴趣。而且公司会通过indeed联系你安排面试和发offer 等等。
而且我觉得Indeed上面的资讯都是很新鲜的,如果你每天都规律地刷新上面的信息,你能抢到在职位一发布出来就立马投递的机会!
AngelList
我也试过在AngelList上投递简历,这个网站上的资讯没有indeed的丰富,而且大多是初创公司,给equity ,但是没有现金工资的这种。。。如果你是对创业感兴趣,或者想找internship 或者coop, field placement 的机会,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平台。
我在上面投的不多,但是也拿到了一个面试的机会,工作内容就是用React 去做他们的一个产品,职位是cofounder…
学校官网上的求职portal
最后一个,就是学校官网上往往都会有一个求职平台,career site 或者job page 之类的,上面发布的职位一般回复率会很高,因为很显然这个公司就是target 你所在的学校来招人的。
3. referral 在求职时有多重要
按照这位给大厂做招聘的recruiter的原话来说,
“A referral carries a lot of weight!”
我以前没有意识到referral的重要性,但是在加拿大求职的确是这样,很多好的工作机会,最后都会有一栏让你填referral。
对于好的公司来说,他们对于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是非常具体的, 而且就像上面说到的,招聘和前期培训的成本很高,so they don’t want to screw things up, 如果这个hiring manager (只就是你将要进去的部门的manager) 有认识的人脉推荐来的candidate, 他们当然会优先考虑。
从college毕业生的角度来说,内部推荐referral 基本上是你能够获取好的工作机会的重要保障。因为每个刚毕业出来的人无论是简历内容还是作品集水准 ,其实大体差不多的,虽然公司设计的笔试和面试题目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核你的专业技能,但是这种考核还是很有限的,
就比如说面试的经典问题 how do you prioritize your work?
你当然可以回答得天花乱坠。但是你真正的time management 的技能是在持续的工作中才能体现出来的。
真正了解你,认可你的工作技能的业内权威才能给你背书,也就是提高你的credibility.
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,没有referral的时候我的简历都很难通过筛选。我投的上百份简历都是杳无音讯,能回复我的都是一些初创公司,或者是工作内容我不怎么感兴趣的,或者是内容ok但是规模比较小的工作,也就是我第一份在电商公司的工作。虽然也是规规矩矩的本土公司,工作内容也都是web develoepr相关,但是在里面成长的曲线就会很慢。
我目前的这份工作是我在college时候的professor 推荐我的,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hiring manager的注意。但是也必须要通过公司设计的笔试和面试环节,这个后面的分享会再讲。
4. 如何获得有效referral
在我的经历中,IT领域的referral 不是通过所谓的“套瓷”能拿到的,也不需要商科领域的networking 技巧。所以如果你是不善于人际社交的甚至性格内向的同学, 完全不需要有这方面的顾虑。
Ask the right person!
你当然可以找你的校友alumni,然后给他们发cold email 或者在LinkedIn上直接私信。但是一般情况下,因为你们素未谋面,或者对方根本不了解你,直接要求他们给你referral 未免太冒昧,it doesn’t work like that…
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建立有效的connection 比你在LinkedIn加了超过500个connection 更重要。
作为读书然后毕业找工作的国际生来说,你最大可能的referral应该是来自读书期间的professor。很多人不了解的是,college本身就是career oriented 的教学宗旨,所以college会想办法让自己的学生找到尽量好的工作。
一般college的professor,都是在业内有过多年实际工作经验,然后才回到college教课的,他们当然有业内connection的资源。但是对于庞大的学生数量来说,这些教授手上的资源还是相当有限的,所以你必须在读书期间想办法凸显自己,优秀的那一小戳往往会获得教授的青睐,然后会获得他们的背书。
Present yourself!
那问题来了,怎么凸显自己的工作技能呢?college读书期间会有很多的团队项目collaborative projects, 如果你是一个团队的leader的话当然会更多机会表现自己。
但是一定要有很强的领导力才可以获得教授的认可吗?不是的。你甚至不需要aggresive,但是你需要技术过关,而且能够独立思考,并voice out your opinions and present yourself properly.
我们在第四学期的时候,有一个课就是专门是做collaborative projects的,所有的group leaders不仅带领自己的队员做项目,而且还有一个额外的团队项目,所以每节课之前的一个小时,group leaders 会和教授坐在一起集中讨论,挨个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度,以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思路等等。这其实增加了很多和教授交流的机会,也是对自己在公众场合下清晰表达自己的磨练。
在求职的面试环节,从我被问到的很多问题来看,其实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,hiring manager 本质上是在观察你有没有自己的判断,以及你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你的观点。因为这样的soft skills 在实际工作中用处很大。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