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meline-summary

我的六年时间线分享-从college留学到🇨🇦入籍

从college留学到加拿大入籍,我花了6年时间,这里分享我的六年走过的心路历程,已经成功入籍后我的想法发生了什么改变?

写这篇是为了和大家分享,我成功入籍加拿大啦!

从5.26提交公民申请,到9.16宣誓仪式。9.17收到电子公民纸,整个入籍流程花了差不多四个月。

回顾我的IRCC六年历程:

📍2018.09 留学生身份入境🇨🇦,开始college学习

📍2020.06 college毕业🎓

📍2020.11 拿到毕业工签,并开始全职工作

📍2022.04 PR到手

📍2024.09 入籍成功

至此,我的IRCC之旅结束啦🔚

timeline-summary

可能是因为宣誓仪式是线上zoom的形式,总感觉少了些仪式感。想着怎么也要好好庆祝一番,拿着Canoo去逛一圈免费的加拿大博物馆、美术馆、公园等。但是到现在也一个都没有去。

就是一种好像很平静的感觉,直到工作上一个team的同事在群里面发一些祝贺的信息,我也只是应付式地调侃一下。(不知道入籍的小伙伴是不是也是一样的感受🤷,欢迎留言告诉我你们都怎么庆祝的呢)。

 Anyways, 走到IRCC之旅的终点当然是很满意的,一直以来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终于有了回报,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如释重负,反而有种感觉是现在入籍成功了, NOW WHAT?

回顾过去的6年来,从就读college的小镇oshawa,到后来搬家到markham, 我活动区域基本就是在GTA, 虽然除了蒙特利尔还没怎么探索过加拿大的不同城市,但是6年下来,基本上褪去了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和窘迫感。

想当时,对于移民政策非常敏感,IRCC一个announcement 能让我神经高度绷紧。本来还在college上学期间计划走的FSW,考出来了雅思G类,profile也都提交申请了,好家伙一个COVID给人打得措手不及,突然EE FSW整个给停掉,只抽加拿大经验类,也就是CEC。意思我还要等到积累一年本地工作经验才可以符合入池资格。不过COVID既是福也是祸吧,当时对境内申请人来说,条件可太宽松了,我赶上了大赦,所以就顺利提交了PR申请。

后面的一切申请基本就是走流程的形式。到现在,我算是基本适应了加拿大的生活节奏,没有什么外在的社会压力,不再像以前那般功利地为达到一个目标而去做足攻略。也没有什么能再让我神经绷紧的场合了,但这种生活状态确实也容易让人失去奋斗的动力,想躺平🤣……

偶尔也会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,有点怀念刚来加拿大那会的那股拼劲,觉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,比如拿到学校offer, 成功拿到学签,考出雅思,找到工作,成功拿到PR,最后成功入籍。

我想这种心理意识是来源于我的成长经历,或许也是大环境的裹挟,不管是不是内心热爱,我都习惯奔着一个很功利的事情去做,从备战高考一度到了神经衰弱的状态,到上大学后努力刷高GPA, 到后面努力获得交换生资格,获得保研资格,然后又开始卷工作。我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升级打怪的模式,下意识地觉得要人生的轨迹要往上走才是有意义的。

到后来,我形成了一个惯性思维——做一个事情总要反思这个事情给我带来的满足感或者fulfillment有多少,然后我会用这个去衡量它对我人生的意义。如果得不到满足感我就会无来由地失落。

我开始觉得这会给我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苦恼。

如果你做一个事情给你带来很多精神上的正面回馈,那么恭喜你,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。就像我喜欢跑步,是很喜欢它带给我的精神愉悦,如果我当天过的很糟糕,我会去跑步,我的心情会立马得到调整。所以跑步这个事情也是我一直保持的习惯。

但是当你做一个事情感觉找不到所期待的满足感,那么也没关系,请你不要过于纠结困扰,因为满足感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。Fulfillment is a privilege.

人生并不会总是充满高光时刻,更多是平静的过好当下的日子罢了。就像最近看到的一句话觉得很有共鸣

Life’s trajectory isn’t always upward and that’s normal.

以此纪念我的IRCC之旅到此结束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